微生物系列课程

默认教学计划
5922人加入学习
(0人评价)
价格 免费
教学计划
承诺服务

ANOVA分析门水平p大于0.05就是门水平没有差异性吗

[展开全文]

1. PCA:多维数据转为二维坐标,去冗余和降噪

2. PCoA: 

3. NMDS:点之间距离表示差异大小,stress值反映分析可靠性,<0.01分析结果极为可靠的;

4. UPGMA:枝长越短,差异越小;

[展开全文]

一、研究对象和方法:

1. 细菌16S rDNA(1.5kb),保守区亲缘关系,可变区物种差异,

真菌ITS1,18S rDNA(1.8kb) 藻类、原生动物,

功能基因:固氮基因,硝化和反硝化。。。

2. 研究方法:

二代:短reads,短高变区V3+V4,V4等,只提供科或属级别分类;

三代:超长的测序读长,16S全长,在属和种水平上分类。

二、分析方法与结果:

多样性分析软件,物种分类,多样性分析,组间差异分析,关联分析,功能预测分析

1. 数据质控,聚类/降噪;

2. 物种分类:参考数据库,物种分布丰度,分布热图;

3. 多样性分析:

4. 组间差异分析

5. 相关性:RDA/CCA,相关性系数(Pearson,Spearman),网络图、表;

6. 功能预测分析:

[展开全文]

微生物多样性

1.研究对象与方法:人粪便(疾病与微生物的关系)

2.研究方法:16s rDNA(细菌多样性)

3.分析结果:物种分析、多样性分析、组间差异分析、关联分析、功能预测分析。

4.数据质控:

4.1二代:PE reads拼接——引物序列识别——Tags过滤

4.2三代:CCS识别——引物序列识别——Tags过滤

5.聚类和降噪

聚类:OTU(序列相似性)

降噪: 

6.物种分布:(歌物种组成)

7.多样性(A:内部 :辛普森多样性指数)——箱线图

B:样品距离(加权与非加权)

相似性差异:(ANOSIM):箱线图—PCA

8.组间差异:(相对丰度)

9.相关性与关联分析:

9.1排序分析:RDA/CCA

9.2相关系数分数

9.2网络分析()

10.功能预测分析

10.1

 

[展开全文]

1列:生物标记的名称

2列:对应的丰富

3列:生物标记所在的分组

 

[展开全文]
马欣欣 · 2020-11-21 · lefse分析 0

目的:以网络图的形式展示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关性

操作步骤: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分类水平选择(genus或其他)---物种数量选择(微生物丰度TOP:80)--相关性类型(Spearman)---相关系数阈值0.1---显著性P值0.05---提交

表格展现了物种1、物种2、两物种之间相关性数值大小、二者之间相关性类型(+:二者正相关,-:二者负相关);

网络图图片,点表示不同的物种,连线表示物种之间有相关性、粗细表示相关性的强弱,红色表示正相关,绿色表示负相关

二、组间分析:

[展开全文]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分类水平选择(genus或其他)---物种数量选择(微生物丰度TOP:20)--聚类分析选择(选择物种聚类)--样品聚类或排序(样品聚类,若需要对样本排序,则选中,再手动对上面的样品进行排序)--相关性类型(SparCC或其他)---相关系数阈值(0.1)--显著性p值(0.05)-上传环境因子数据或手动写--提交

表格:相关性系数表展现了物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系数;p值表表示了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的显著性

相关性热图图片相关性以*表示

[展开全文]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分类水平选择(genus或其他)---距离算法选择(binary jaccard)----环境因子距离算法选择(手动或上传文件)----提交

表格展现了 环境因子名称、检验得到的r值(表明环境因子)、统计学检验的显著性;

二、组间分析:

[展开全文]

使用非参数T检验方法研究两组样品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差异,

一、分析类型选择(只能进行两两组之间的分析):选择样品(添加新的分组类型,新建分组策略名称:treat2,左下角添加分组至分组池,在分组池创建两个分组,确认,选中我们创建的分组)—-分类水平选择(genus水平)--显著性P值(0.05)------提交

 

 

表格展现了物种名称、物种在第一组中的均值、方差、标准差、物种在第二组中的均值、方差、标准差,最后两列为P值和校正后的P值;

我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物种,点击上方在图片中展示选中的物种,图片中会显示该物种在两组之间差异的柱状图及物种的散点图。

[展开全文]

进化分支图:黄色的点代表没有差异的物种,带有颜色的点代表差异物种;

LDA值分布柱状图:展示了所有物种的LDA值

丰度比较图:标记物种在多组

[展开全文]
张雪琳 · 2020-08-19 · lefse分析 0

操作步骤: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分类水平选择(OTU或其他)---样品聚类或排序(聚类或排序均可选,默认聚类)--距离算法选择(binary jaccard)------提交

表格展现了样品中距离矩阵的数据,数值越大,两样品之间的差异越大;

图片展示了每个样品的聚类结果,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物种的丰度,红色表示两两样品之间的差异大,蓝色表示两两样品之间的差异小

二、组间分析:选中treat1(对来自同一组的样品标记同一颜色),其他同上

最后的分析结果可以保存和下载

[展开全文]

多维空间的研究对象简化到低维空间进行定位、分析和归类。

操作步骤:

一、样品间分析:

选择样品---分类水平选择(OTU或其他)--- 距离算法的选择(计算样品与样品之间的距离,根据实际情况选择,这里选择binary jaccard)---提交

表格:样品、组和坐标信息

图片:点代表了不同的样品,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分组,可以修改图片,选择是否选择样品名称,选择加圈(置信椭圆,有五个样品才可做这个),是否进行组间差异检验(任意选择一种),主标题(NMDS),X轴标题(nmds1),Y轴标题(nmds2),点击确定

二、组间分析:同上

最后的分析结果可以保存和下载

[展开全文]

操作步骤:

一、样品间分析:同下(组间分析会将不同样品标记不同的颜色,这个不会)

 

二、组间分析:选择样品---分类水平选择(OTU或其他)---提交

表格:样品坐标表(展示了每一个样品在第一轴、第二轴、第三轴的具体的坐标信息)

各坐标解释度表(反映了第一轴、第二轴、第三轴的贡献率)

图片:从三个层次反映PCA分析的结果(第一轴和第二轴;第一轴和第三轴;第二轴和第三轴)

点表示了不同的样品,点的颜色代表了分组信息;可以点击修改图片,选择是否选择样品名称,选择加圈(置信椭圆,有五个样品才可做这个),是否进行组间差异检验(任意选择一种),主标题(PCA),X轴标题(PC1),Y轴标题(PC2),点击确定

 

同一组样品添加了置信椭圆

 

最后的分析结果可以保存和下载

[展开全文]
张雪琳 · 2020-08-18 · PCA分析 0

操作步骤: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-分类水平选择(OTU或其他)---提交

表格:OTU的ID、后面是没哟个OTU在不同样品中的序列条数

图片:横坐标:物种丰度从高到低的排序顺序;纵坐标:物种的相对丰度。曲线下降的平缓程度反映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,曲线下降越平缓反映样品中物种分布越均匀。

二、组间分析:同上

最后的分析结果可以保存和下载

[展开全文]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-分类水平选择(OTU或其他 )---提交

表格:样品ID、随机抽取的序列条数、当前抽取的序列条数下所得到的Shannon指数

图片:横坐标:随机抽取的序列条数;纵坐标:Shannon指数大小。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不同的样品。

 

二、组间分析:同上

最后的分析结果可以保存和下载

[展开全文]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-分类学水平选择(OTU水平或其他)---多样性指数选择(都选上)---提交

表格 展示了计算的各指数及其在95%可信区间下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结果分析

 

二、组间分析:选择样品---分类学水平选择(OTU水平或其他)---多样性指数选择(都选上)---组间差异检验方法,选择T检验或其他---提交

表格 展示了具体的指标信息、分组信息

第一行表示Shannon指数在各组之间的平均值,第二行表示Shannon指数在各组之间的标准差。

 

图片展示了alpha多样性指数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性的情况,可以点击箭头看各个图片

 

[展开全文]

操作步骤: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-分类学水平选择(genus水平或其他)---提交,表格展示了物种的分类学等级及物种在三个样品中的相对丰度信息

图片三个顶点表示三个样品,不同的点是不同的属,点的大小表示属的相对丰度的大小,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门,某个点距离某个顶点越近,表示该物种的丰度在该顶点所代表的样品中越高。

二、组间分析:同上

最后的分析结果可以保存和下载

 

[展开全文]

基于代表序列,通过多序列比对构建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

操作步骤:

一、样品间分析:选择样品---分类水平选择(genus水平或其他)---物种数量选择(微生物丰度20或其他,丰度比例1%或其他)---提交(分析时间较长),表格展示了所选的OTU、OTU在样品中的丰度的总和及该OTU的物种注释信息,图片有两种(环形进化树、常规进化树)

二、组间分析:同上

最后的分析结果可以保存和下载

 

[展开全文]